热浸镀锌层盐雾腐蚀寿命评估,两种计算工具等你来领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5-19
  •  
  • 作者:易紧通
  •  

一、为什么寿命预估像开盲盒?


        大家有没有发现,客户最常问的问题就是:"这镀锌件能用多久?" 但翻遍国内外镀锌标准(比如 GB/T 13912、ISO 1461 这些),都找不到直接答案。为啥呢?因为腐蚀这事儿太 "善变" 了 ——

        环境像调色盘:盐雾浓度、湿度、温度、工业污染(比如 SO₂)随便一个变量变了,腐蚀速率就跟着变。举个例子,同样是沿海,南方多雨地区和北方干旱盐碱区的腐蚀速度能差好几倍!

        镀层 "成长史" 复杂:刚镀完的锌层像 "新生婴儿",表面没保护膜,腐蚀速度快;随着时间推移,钝化膜慢慢形成,腐蚀速率会逐渐变慢(就像人长大抵抗力增强)。这就导致第一年和第 10 年的腐蚀速度完全不一样,不能用简单的 "除法" 算寿命。

关键难点:腐蚀速率不是恒定值,而是随时间 "先快后慢" 变化的,加上环境变量多,想精准预估寿命,必须请出专业模型和标准来帮忙。


二、腐蚀速率的 "变与不变":为什么第一年和长期差异这么大?


先科普个小知识:锌层腐蚀分两个阶段 ——


第一年:"野蛮生长期" 锌层表面没形成稳定的腐蚀产物层(比如氧化锌膜),腐蚀速率直接被环境 "拿捏",盐雾浓一点、湿度高一点,速率蹭蹭往上涨。这时候的数据最能反映环境的 "攻击性",所以 GB/T 19292 系列把第一年腐蚀速率作为腐蚀性分类的核心指标(比如 C4 等级对应锌年腐蚀速率 2.1-4.2 μm/a)。

长期:"减速生长期" 随着时间推移,钝化膜慢慢形成,它像一层 "盔甲" 挡住腐蚀介质,速率会逐渐降低。这时候就得用 "时间指数" 模型来修正,比如锌的腐蚀速度公式是D = rcorr · tb(b=0.813,GB/T 19292.2),反映腐蚀速率随时间递减的规律。


举个栗子:假设第一年腐蚀速率是 2.1 μm/a,按恒定速率算,85μm 锌层寿命是 40.5 年;但考虑速率递减(b=0.813),实际寿命能延长到 94.7 年!这就是分阶段计算的重要性。



表2 不同腐蚀性等级标准金属暴晒一年的腐蚀速率 rcorr
腐蚀性类别 单位
C₁ g/(m²×a) ≤0.7
μm/a ≤0.1
C₂ g/(m²×a) 0.7 < rcorr ≤5
μm/a 0.1 < rcorr ≤0.7
C₃ g/(m²×a) 5 < rcorr ≤15
μm/a 0.7 < rcorr ≤2.1
C₄ g/(m²×a) 15 < rcorr ≤30
μm/a 2.1 < rcorr ≤4.2
C₅ g/(m²×a) 30 < rcorr ≤60
μm/a 4.2 < rcorr ≤8.4
CX g/(m²×a) 60 < rcorr ≤180
μm/a 8.4 < rcorr ≤25

三、解题工具登场:AGA 和 ISO/GB 模型怎么选?


        目前有一些较为常用的方案,其中AGA 的 "快捷计算器" 和ISO/GB 的 "精准方程式" 比较有代表性,且各有优缺点,咱们拆开看看 ——

1. AGA 模型:简单直接,但有点 "水土不服"

优势:美国镀锌协会开发的在线工具(ZCLP),输入参数(年降雨量、SO₂、盐度等)直接出结果,适合快速估算。比如输入参数(盐度 20 mg/m²・day、湿度 80%……),直接算出腐蚀速率1.7 μm/y,维护时间49.9 年,很适合项目初期快速给客户 "打样"。

缺点

  • 地域性强:底层数据主要来自北美环境,在亚洲、欧洲等地区可能 "水土不服"。
  • 误差范围大:维护时间按照恒定腐蚀速率计算(没有考虑钝化层的影响),适合粗略评估,不能用于高精度设计。

2. ISO/GB 模型:步骤复杂,但 "国际通用"

优势:GB/T 19292.1-2018 (等同 ISO 9223)建立了多变量公式,把 SO₂、Cl⁻、湿度、温度全算进去,还能分阶段算长期寿命:

2.1 锌的第一年腐蚀速率公式(GB/T 19292.1-2018):

 rcorr = 0.0129 · Pd0.44 · exp(0.046·RH + fZn) + 0.0175 · Sd0.57 · exp(0.008·RH + 0.085·T)

核心参数解析

参数 符号 单位 物理意义及影响规律
含硫污染物沉积速率 Pd mg/m²·d 反映工业污染强度,数值越高腐蚀速率越快(如燃煤区可达 4-200 mg/m²・d)
氯化物沉积速率 Sd mg/m²·d 盐雾腐蚀核心变量,沿海地区可达 3-60 mg/m²・d(ISO 9223 C4 等级)
相对湿度 RH % 每升高 10%,腐蚀速率约增加 8.3%(高湿度加速液膜形成)
温度 T 每升高 10℃,腐蚀速率约增加 9.4%(高温加速化学反应)
温度修正项 fZn T ≤ 10℃ 时,fZn = 0.038(T-10);T > 10℃ 时,fZn = -0.071(T-10)

模型科学性验证

  • 数据基础:基于全球 114 个暴露试验点数据构建,覆盖温带、热带、工业 / 海洋等多类型环境。
  • 拟合效果:决定系数R² = 0.78,表明模型可解释78% 的腐蚀速率变化,剩余 22% 差异来自局部微环境(如缝隙腐蚀、偶然污染事件)。
  • 环境适配:通过温度修正项区分寒带与温带效应,例如:

当T = 5℃(低温场景),fZn = 0.038 × (5-10) = -0.19,降低腐蚀速率;

当T = 25℃(高温场景),fZn = -0.071 × (25-10) = -1.065,进一步抑制高温下的腐蚀加速效应。

工程价值: 该模型通过量化多变量协同作用,解决了单一参数无法准确评估复杂环境腐蚀的难题,尤其适用于工业 - 海洋混合污染区(如沿海化工厂)的精准预测。

2.2 锌在长期暴晒后的腐蚀损失公式:(GB/T 19292.2 - 2018)

一般模型:D = rcorr·tb(b = 0.813,锌,见表1)

超 20 年:D = rcorr[20b + b·20b - 1(t - 20)](D: 腐蚀深度,t: 时间,反映钝化膜形成后的速率衰减)。

GB/T 19292.2 - 2018 表 1 - 用于预测和估算腐蚀损失的时间指数

金属 B1(平均) B2(保守)
碳钢 0.523 0.575
0.813 0.873
0.667 0.726
0.728 0.807

2.3 缺点

  • 计算麻烦:得先测 Cl⁻沉积速率、SO₂浓度(用 GB/T 19292.3-2018 的湿烛法、干片法),再代入公式,适合有实测数据的长期项目。
  • 参数要求高:比如 Cl⁻沉积速率得用 "湿烛法" 测一年,才能保证数据准确,小项目可能耗不起这个成本。

四、实操对比:相同环境下两种方法的计算方式

统一场景:国内某沿海工业城市(中度盐雾,轻工业区)

环境参数 符号 / 单位 数值 / 说明
Cl⁻沉积速率 Sd
20 mg/m²・day
中度盐雾环境,沿海工业城市典型值
相对湿度 RH
80%
高湿度加速腐蚀液膜形成
温度 T
20℃
温带气候,腐蚀反应活跃区间
二氧化硫 SO₂
50 μg/m³
按 GB/T 19292.3-2018 换算为≈4 mg/m²・day
镀层厚度 D
85μm
热浸镀锌层常见厚度,寿命评估基准值

1. AGA 模型计算(点此跳转

核心逻辑:直接调用在线工具,输入参数后自动计算(工具内置公式,隐含速率恒定假设)。

输出结果:

腐蚀速率:1.8 μm/y

首次维护时间(锌层表面5%腐蚀时间):49.9 年



2. ISO/GB 模型计算(分阶段精确版)(点此自动计算

2.1.1 第一年腐蚀速率(ISO 9223 公式2)

rcorr = 0.0129·Pd0.44·exp(0.046·RH + fZn) + 0.0175·Sd0.57·exp(0.008·RH + 0.085·T)

其中,因T > 10℃,fZn = -0.071·(T - 10) = -0.71。

2.1.2 长期腐蚀速率(ISO 9224 公式1与公式3)

• ≤20年:D = rcorr·tb(b = 0.813,ISO 9224表2锌的B1值)

• >20年:D = rcorr[20b + b·20b-1·(t - 20)](ISO 9224第7章公式3)


2.2 ISO/GB 模型分阶段计算

2.2.1 第一年腐蚀速率计算(ISO 9223)

SO₂影响项 = 0.0129 × 40.44 × exp(0.046 × 80 - 0.71)
≈ 0.0129 × 1.84 × exp(2.97)
≈ 0.0129 × 1.84 × 19.5 ≈ 0.463 ,
盐雾影响项 = 0.0175 × 200.57 × exp(0.008 × 80 + 0.085 × 20)
≈ 0.0175 × 5.51 × exp(2.34)
≈ 0.0175 × 5.51 × 10.4 ≈ 1.001 ,
总速率 = 0.463 + 1.001 = 1.464 ≈ 1.46 μm/a.

2.2.2 长期寿命计算(分≤20年和>20年)

(1)≤20年:使用幂函数模型

D = rcorr·tb = 1.46 · t0.813.

当 t = 20年,累计腐蚀深度:

D20 = 1.46 × 200.813 ≈ 1.47 × 11.422 ≈ 16.68 μm < 85 μm(镀层厚度).

(2)>20年:使用分段线性模型

D = rcorr[20b + b·20b-1·(t - 20)].

根据 ISO 9224 表4,锌的20b = 11.422,b·20b-1 = 0.464,代入得:

85 = 1.46[11.422 + 0.464·(t - 20)].

解方程:

85/1.46 ≈ 58.22 = 11.422 + 0.464·(t - 20),
t - 20 ≈ (58.22 - 11.422)/0.464 ≈ 100,
t ≈ 120 年.

3. 结论

• 第一年腐蚀速率:1.46 μm/a(符合ISO 9223)。

• 85μm锌层寿命:分阶段计算后约为120年(>20年按ISO 9224分段模型,使用B1值)。


4. 结果对比表

模型 核心假设 第一年速率 锌层寿命(85μm 锌层) 差异原因
AGA 腐蚀速率恒定 1.8 μm/y 49.9 年(首次维护时间) 锌层表面腐蚀5%的时间
ISO/GB 分阶段计算,考虑多变量协同与速率衰减 1.46 μm/a 120 年 锌层完全腐蚀时间

五、结论与实用建议

1. 模型选择原则

项目类型 选 AGA 模型 选 ISO/GB 模型
北美项目 / 快速估算 ✔️ 10 分钟出结果,适合 "给客户看初步方案" ❌ 复杂环境水土不服,结果不一定准确
国际投标 / 高精度工程 ❌ 数据太粗糙,会被质疑 "不专业" ✔️ 分阶段计算,精准到 "钝化膜每一年的防御"
内部粗略估算 ✔️ 简单填参数,省时间 ❌ 没必要搞这么复杂

注意: AGA 的 "49.9 年" 是镀层表面5%腐蚀的时间,ISO/GB 的 "120 年" 是均匀腐蚀极限寿命,两者因腐蚀机制假设不同不可直接比较。

2. 关键注意事项

  • 锌合金差异:工业纯锌以外的合金需调整参数,避免直接套用 B1 值。
  • 镀锌工艺影响:电镀锌、机械镀锌层需采用专用评估方法。
  • 高 SO₂环境:当 SO₂达到 P3 级时,建议采用线性模型(b = 1)计算。

3. 执行口诀

问诊环境→选对模型→定期监测→动态校准

(对应:参数采集→公式选择→厚度检测→结果修正)


六、互动测试

广东茂名博贺湾沿海工业区某桥梁 环境参数如下:

  • 年降雨量:800 mm/年
  • SO₂浓度:40 μg/m³
  • Pd (SO₂沉积速率):3.5 mg/m²·day
  • 盐度/ Sd(Cl-沉积速率):25 mg/m²·day
  • 相对湿度 RH:80%
  • 温度:23°C(区域年均值)
  • 暴露条件:Open Air(桥梁露天环境)

若该桥梁钢构件锌层厚度为 85 μm,则:

  1. 利用 AGA 模型 计算该桥梁的锌层首次维护寿命为( )
  2. A. 53.9 年  B. 35.6 年  C. 75.2 年

  3. 利用 ISO/GB 模型 计算该桥梁的锌层首年腐蚀速率为( )
  4. A. 1.75 μm/y  B. 2.19 μm/y  C. 1.82 μm/y

  5. 利用 ISO/GB 模型 计算该桥梁的锌层抗腐蚀寿命为( )
  6. A. 150.4 年  B. 95.99 年  C. 71.2 年

提示:AGA 算维护时间,ISO/GB 算全腐蚀寿命,看看差异有多大!


七、数据溯源

本文计算依据 ISO 9223-2012 [GB/T 19292.1-2018](腐蚀性分类)、ISO 9224 - 2012 [GB/T 19292.2-2018](寿命预测)及 AGA 官方工具参数。

声明: 1、本网站所有注明“来源:紧博会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于紧博会所有,非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授权转载时须注明”来源:紧博会JBH360.com“ 2、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