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乱拧螺栓!错误顺序→预紧力损失 30%,正确方法看这里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7-17
  •  
  • 作者:易紧通
  •  

        在机械装配中,螺栓组的紧固效果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,但由于多个螺栓通常无法同时拧紧,这就会使拧紧位置因 “弹性相互作用” 导致已拧紧螺栓预紧力损失 —— 轻则引发振动、泄漏,重则造成结构断裂。因此,科学设计拧紧顺序是规避隐患的关键环节。


        值得注意的是,拧紧顺序作为提升预紧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,却常被行业忽视:多数资料聚焦于力矩参数、工具选择,对拧紧顺序的系统性说明寥寥无几。基于此,本文结合JGJ 82 - 2011、GB 50755 - 2012、ASME PCC - 1 2022等行业标准与规范,梳理螺栓拧紧顺序的核心原则与实操方法,为不同场景下的装配作业提供参考(实际操作需结合具体行业要求调整)。


一、为什么会松动?核心在于 “弹性相互作用”


        在多个螺栓进行紧固时,拧紧一个螺栓会 “拉扯” 周围已拧紧的螺栓。举个例子:中间螺栓拧紧后,会进一步压缩两侧接合面,导致两侧螺栓的预紧力损失。这种相互影响在 “软接头”(如带垫片的连接)中尤其显著。




        那么如何解决上面的问题呢?如果预算到位,用专用设备同时拧紧所有螺栓,自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“弹性相互作用”造成的螺栓松动。如下图所示,该结构中螺栓组采用液压拉伸器同时预紧螺栓组。



二、拧紧顺序核心影响因素及优先级


        同步拧紧螺栓虽好,但实际作业常受限于常规工具与复杂工况。因此掌握螺栓的拧紧顺序是螺栓预紧作业的必备技能之一。下文结合定位销约束、工件刚度等应用场景,按照优先顺序,整理了一些较为常用的拧紧顺序,分享给大家交流参考。


(一)定位销(最高优先级)


        当连接结构包含定位销时,需优先初拧靠近定位销的螺栓 。定位销的核心价值在于限制工件相对位移(如防止错孔、保障装配精度),先初拧其周边螺栓,可快速固定定位基准,避免后续拧紧时工件偏移,致使定位功能失效。待定位基准稳定后,再按其他优先级处理螺栓,确保整体装配精度。



(二)工件刚度(第二优先级)


        若连接结构没有定位销,应优先选择工件刚度高的区域(如厚壁、无垫片、金属直接接触部位)紧固。高刚度区域先紧固,可减少定位基准固定后的整体变形,保障预紧力沿定位基准均匀传递,让螺栓受力更合理,提升连接稳定性。



(三)螺栓组以及结构节点(基础优先级)


        满足上述条件后,可结合螺栓组分布以及节点结构特征,按照交叉、对称、均匀、扩散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拧紧顺序:


1. 圆形螺栓组:可采用十字交叉法、星形法、象限法等。这些都是通过对称紧固让预紧力均匀分布,其中 十字交叉法 是最典型、最常用的方式 。



2. 矩形螺栓组:用螺旋式顺序,从中心向外拧。



3. 多层螺栓组:按区域分组,先拧内、再拧外,由内向外扩散。



4. 一般节点应从节点中心向两端拧紧,如下图所示:



5. 箱形节点应按A、B、C、D的顺序进行拧紧:



6. 工字梁节点应按①~⑥顺序进行紧固:



7. 工字形柱节点螺栓组拧紧顺序:与梁节点相似,”先翼缘,后腹板“


8. 多节点组合:“先主要构件,后次要构件”,适用于两个以上节点组成的复杂钢结构体系。


三、通用操作原则


(一)分阶段 “逐步加力”


        螺栓拧紧建议遵循 “初拧(20%~30% 目标扭矩)→ 复拧(50%~70% 目标扭矩)→ 终拧(100% 目标扭矩)” 分步操作,每步间隔 1 - 2 分钟 。


        这样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:通过阶梯式加载,给螺栓、连接件留出弹性变形释放时间(尤其带垫片的软连接结构),能有效避免预紧力后期快速衰减,从操作流程上保障连接长期稳定性,建议在装配作业中优先采用这类时序控制。


(二)控制速度 + 及时复紧


  • 速度别太快:普通连接用 40 - 80r/min,软连接(塑料、橡胶件)速度再低些,减少摩擦波动;

  • 拧完别忘复紧:拧紧后 10 分钟内再检查一次,弥补初期的预紧力衰减。

(三)用工具让拧紧更精准


  • 压力检测与顺序优化:用富士压力感应膜检测压力分布,帮你优化拧紧顺序;

  • 精准控制预紧力:关键部位用 “转角法” 或 “拉伸法”,直接控制螺栓伸长量 —— 比单纯看扭矩更靠谱。

四、小测试


        某法兰上的螺栓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如下,你更倾向采用哪种排序方式?(1234567890


A. 十字交叉法:1 - 7 - 4 - 10;2 - 8 - 5 - 11;3 - 9 - 6 - 12


B. 星形法:1 - 9 - 5;3 - 11 - 7;2 - 10 - 6;4 - 12 - 8


C. 象限法(交叉):1 - 5 - 9;3 - 7 - 11;2 - 6 - 10;4 - 8 - 12


D. 象限法(圆周):1 - 5 - 9;2 - 6 - 10;3 - 7 - 11;4 - 8 - 12



总结


        螺栓松动的核心原因,是拧紧方式没平衡好 “预紧力建立” 与 “衰减损耗”。只要 按结构选对顺序、分阶段逐步加力、及时复紧,就能让螺栓 “拧得住、不松动”,成为设备可靠的 “守护者”。不过请再次谨记,实际操作要结合具体行业要求和规范对方法进行调整


参考资料


JGJ 82 - 2011《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规程》,

GB 50755 - 2012《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》,

ASME PCC - 1 2022 — Guidelines for Pressure Boundary Bolted Flange Joint Assembly,

GB/T 38343 - 2019《法兰接头安装技术规定》,

GB/T 19568 - 2004《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》,

JB/T 5000.10 - 1998《重型机械通用技术 条件装配》,

Elastic Interaction in Tightening Multiple Bolts《FASTENERS 007》

声明: 1、本网站所有注明“来源:紧博会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于紧博会所有,非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授权转载时须注明”来源:紧博会JBH360.com“ 2、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