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那些 “习以为常” 的防松措施,其实暗藏隐患
车间、工地常用的防松 “老办法”(垫平垫、弹垫、拧双螺母)靠谱吗?
- 平垫仅增接触面积,无防松力;
- 弹垫靠弹性,久用易失效,徒增检修;
- 双螺母摩擦力易衰减,调力费工不稳。


同时,这些方法都依赖摩擦力,而工业场景的振动、温差是摩擦力 “天敌”,松动难避免,让采购商反复跑场、增成本,供货商因 “产品不行” 遭质疑。本文介绍一款以 “结构锁死” 为核心的偏心锁紧螺母,为需求方提供一种可行选择。
二、用 “偏心” 跳出 “摩擦力依赖”
设计思路很直接:不靠摩擦力 “硬扛”,而是用机械结构 “锁死”。
结构与原理 :
由 上下双螺母协同防松 :下方 “凸形螺母” 设有带偏心结构的圆锥突起,上方 “凹形螺母” 对应开有同心圆锥凹槽。当凹形螺母拧紧贴合凸形螺母时,偏心圆锥会嵌入凹槽,强制凸形螺母的单侧螺纹整体压向偏心侧相反的螺栓侧 。
这一过程中,螺纹左右间隙被彻底消除,形成反向压紧的 “刚性锁死” 状态 —— 无论遭遇何种振动,螺纹牙侧都会持续咬紧、无法相对滑动,从结构根源杜绝松动可能。
技术验证与对比优势
这种 “刚性锁定” 思路,摆脱了传统方案 “依赖摩擦力防松、性能必然衰减” 的困局。经 NAS 振动测试 与 Junker(容克)防松试验 验证:HardLock 偏心锁紧螺母的防松性能,显著优于六角螺母、双螺母、六角法兰螺母及尼龙螺母等传统类型 ,实测数据直接佐证偏心结构的防松有效性。

更多优势:
1. 可重复利用,降本更持久
采用 机械锁死结构 (区别于焊接防松),多次拆卸、重装凹 / 凸螺母后,仍能实现 “焊接级防松效果”;但需注意:若螺母因过度拧紧变形,需及时更换新件,否则防松失效。
2. 安装门槛低,上手即能用
无需复杂对旋操作,普通市售工具 + 规定扭矩 ,新手只需依次拧紧凸、凹螺母,即可稳定达成高防松标准 —— 既节省人工培训成本,又降低专用工具投入。
三、国内标准:适配本土场景的偏心防松方案
基于偏心结构锁紧的特点,国内也制定了相关的产品标准,让这项防松方案更贴合本土工业需求:
1. JB/ZQ 4351-2006《防松螺母》
- 适用场景:聚焦重型机械、建筑钢结构等 “重载 + 强冲击” 领域,覆盖 M8~M160 全规格;
- 核心要求:采用 “外凸上螺母 + 内凹下螺母” 组合,通过偏心结构形成锁紧扣合力,并要求 可承受 4 万次振动不松脱,为大型设备重载工况提供可靠保障。
2. T/ZZB 1842-2020《轨道交通用偏心式自锁防松螺母》
- 专属设计:针对高铁、地铁等轨道交通场景,覆盖 M6 ~ M36 常用规格;
- 强化性能:考虑轨道长期户外暴露、高频振动特点,要求 可承受 4 万次振动不松脱,且需满足 抗疲劳性(硬度 30~35HRC )与耐腐蚀性(96 小时盐雾测试无红锈) ,确保在日晒雨淋、高频振动下始终稳定。
四、收尾:防松的本质,是从 “被动防松” 到 “主动锁死”
平垫、弹垫这类 “老办法”,本质是 “被动防松” —— 靠摩擦力硬扛松动力;而偏心锁紧螺母,走的是 “主动锁死” 路线 —— 用机械结构从根源切断松动可能。
当然,防松赛道从不只有一条路:焊接防松、化学胶黏防松、垫圈防松等方案,也在各自场景里发光。更多有效的防松技术迭代永不停歇,你还见过哪些 “更聪明的锁死思路” ?欢迎留言分享!